电流是如何接地的?
电流有两种“接地”的情况。一种是没有多余电荷的电流,另一种是由多余电荷导致的电流。
摩擦带电属于第二种情况。即摩擦在两个物体之间传递电荷,从而使它们被充以正电势和负电势(静电)。由于大地本身可以看作是无限的电容,因此当带有静电荷的物体连接到地面时,多余的电荷就会移动到地面上。另外,避雷针的作用也属于这一类。
日常电源系统使用能量转换原理,该原理将动能,太阳能等转换为电能,并且不会产生过多的电荷,而是电子在特定方向上在导体中流动,从而形成电流。在这种情况下,电子以恒定的力从导体的一端流出,并且必须从导体的另一端注入相同数量的电子,可以直接将这视为电池。
仅将电池的正极接地就不会产生任何电流。但是,如果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接地,则会产生电流,但从本质上讲,电流将从电池的正端流出,再从负极流入,这是的地面只能起到一个导体的作用。
我们每天使用的电能来自发电厂,通过升压和降压变电站到达用户端,如果仅考虑两相的简单情况,即,假设仅存在火线和零线(即三相电源的中性线),则电流必须从火线流回零线,像电池一样,此时,它与大地无关。
但是,在电线入户之前,零线已连接到外部接地。此时,带电电流可以从中性线(实际上回到变电站中的变压器)或从地面返回。在此,大地仅充当分区导体。 (实际上,变压器的中性点可能已经接地或通过某种机制接地,这比较复杂,暂时不会考虑)。
如您所见,家中的插线盘上具有火、零、地三端。火线和零线通常用于电力设备,而地线则连接至设备的金属外壳。在正常情况下,带电电流会流过设备,然后流回到零线,但是当设备内部电源的高压部分的绝缘层对设备的金属外壳充电时(此时,人体就是器具)。如果触摸金属外壳,则会触电),地线将起到保护作用。即,电流从设备外壳流向大地,同时,在用户的配电箱中安装了防泄漏装置。如果防漏器检测到带电电流和中性线电流之间不平衡,则表明它处于泄漏状态(也就是说,电流从接地线而不是中性线流出)。这时,泄漏保护器跳闸,并通电确保安全。
因此,在大多数情况下,塑料外壳电器使用2针插头,也就是说,它不需要接地,带金属外壳的设备通常是3针插头,并且需要接地端。